文化文化要闻

在细微处传递 震撼人心的力量——评长篇报告文学《给流浪儿童一个家》

河北新闻网 2022-07-01 11:24:33
语音播报
  • 分享
  • 在细微处传递 震撼人心的力量——评长篇报告文学《给流浪儿童一个家》

    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大多数儿童享受着父母的关爱,生活幸福无忧,但也有一些儿童正身处困境,他们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牵动着众多人的心。作家杨辉素历时五年创作的长篇报告文学《给流浪儿童一个家》(河北人民出版社2021年1月出版),以石家庄市少年儿童保护教育中心(简称少保中心)的成立、完善、发展为“经”,以身处困境的儿童的人生轨迹为“纬”,用细腻温暖的笔触,书写党和政府对困境儿童的救助,展现了少保中心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并向社会、家庭、学校发出呼吁,关注、关心困境儿童的成长。

    作品聚焦困境儿童的命运,对人物的塑造摆脱了“非黑即白、非好即坏”的二元对立的逻辑,以真实的艺术手法塑造了困境下,孩子们迥异的性格和不同的命运走向。作者采访了百余名困境儿童,选取了十多个极具代表性的人物,抽丝剥茧,深入人物内心,真实呈现了困境儿童的生命境遇。作者记录困境儿童的现状,没有停留在还原生活表层上,而是通过探寻其生存轨迹,在叙述、反思、探求中找寻解决之道。整部作品利用倒叙、插叙等多种写法,从原因、问题、现状、未来等多层面剖析困境儿童的心路历程,流畅自然,收放自如。

    人本身就是矛盾统一体,而这种矛盾性在困境儿童身上体现得尤为突出。他们渴望拥有温暖的家,却往往用冷漠和叛逆包裹自己。他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却总会迷失方向。他们或因经济贫困、家庭结构不完整、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少年自身心理等原因而离家出走,或因被拐卖、受胁迫而受到伤害,或因父母去世、服刑等无人照料,或因身体残疾被遗弃……作者怀着悲悯的情怀对造成少年儿童深陷困境的根源进行挖掘、分析,以期引起社会、家庭的关注,力求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作品结构严谨,采用纵横交织式的叙事方式。每个故事看似独立,但是人物命运之间又因少保中心的救助形成了千丝万缕的联系,纵横交错,层次分明。该中心协调孩子和家庭的关系,注重心理辅导,让孩子们回归家庭;为儿童寻找合适的寄养家庭,让他们重新拥有一个温暖的家;没有家庭可回归的孩子,少保中心就是他们的港湾。在这里,老师们不但传道授业解惑,还负责生活保障、疏导心理、规划未来。

    作品最为打动读者的是对事实的真实呈现。作者足迹遍布全国,历时五年采访被救助的孩子百人之多,从他们的人生故事中,直面流浪儿童的生存现状以及在少年儿童保护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真实呈现救助成效的不完美,探索保护、教育困境儿童这一社会课题的方式方法。书中人物鲜活立体,感情真挚自然,文字平实有筋骨,情节生动感人,在细微处传递出震撼人心的力量。

    作者在书中说道:“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做好流浪儿童的教育工作,它的意义不仅仅在今天,还在于未来。”作者致力于写出流浪儿童这个群体的现状,给弱势群体以关注、帮助,源于身为作家的良知和社会责任感。正如作者自己所说,这部作品“为的就是给世人以警醒,引发更多人对这个弱势群体的关注”。 (刘翠娟)

    责任编辑:张永猛

    下一篇: 挖掘生活真相 探寻人性光辉——评胡学文小说集《逐影记》
    视频直播
    直播 | “山青 水净 村美 民富”河北水土保持系列直播

    预告 | 约起!纵览带你一起去看美好生活

    回放 | “纵览”新闻客户端今日上线 一起看见美好生活
    热门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