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文化要闻

林放:从战地记者到红色报人

河北新闻网 2022-07-15 09:03:22
语音播报
  • 分享
  • 林放:从战地记者到红色报人

    7月8日晚,微信群中传出河北日报原总编辑林放同志因病逝世的消息。我不相信一向乐观无大病的林放前辈走了。春节打电话问候,他还说身体不错,我说疫情过后去看他。消息确认,我不禁悲从心生,泪流满面。林放是我尊敬的红色老报人、老领导,是慈祥的师长、推心置腹的忘年交。闭目沉思,林放前辈的音容笑貌犹在眼前,他的业绩随着思绪浮现在脑海。

    林放1925年6月出生于河北辛集,是一位由战地记者成长起来的优秀新闻工作者。他从太行山一路走来,锤炼了坚强的党性观念,有着坚定不移的信仰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他先后任职于新华社晋冀鲁豫总分社、冀中导报、河北日报等单位,并曾担任河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河北省记协主席等职。他在数十年的职业生涯中,撰写了许多有影响的新闻、通讯和理论文章,在河北新闻界享有很高的声望。他任河北日报总编辑期间,敢于承担职责,拨乱反正,及时组织典型报道,受到中宣部表彰。他任河北省记协领导期间,始终坚持党性原则,提倡“铸文先铸魂”,要求新闻从业人员必须德、识、才、学兼备,通过组织全省好新闻评选等多种形式,推动新闻界多出精品、多出人才,使河北新闻队伍在政治、业务、纪律、作风等方面得以不断提升壮大。

    我在悲痛中记起了与林放前辈交往的一些经历。

    第一次见到林放是1973年,那时他担任河北日报总编辑。我持河北大学的介绍信到河北日报参加实践。他说采访要深入边远农村、矿井等处,很艰苦。我说自己在农村长大不怕苦。他问我过去给报纸写过稿吗?我说上大学时,曾深入天津航道局和邢台煤矿与当地通讯员合写过稿。参加实践后,再见面时,他总是会问我最近的情况和要求。我曾到开滦煤矿深入马家沟矿采访,写了多篇新闻,并与工商部记者合作在人民日报刊发《马家沟矿翻一番》通讯。他称赞我多次下矿井,不怕苦,为写通讯连续作战的精神,还说我反应快适合做记者。实践快要结束时,他问我想做记者吗?我说喜欢记者工作。他说可以与学校协商调我进报社。后因一些原因此事搁浅,但是,知遇之恩,常记心间。

    我在报社实践一年,较好地掌握了各种新闻题材的写作。河北大学新闻专业建立后,我又调到了新闻学专业,学习、教学、研究新闻学。林放性格开朗热情,平易近人。我虽是晚辈,与他交往却不拘束,曾多次长谈,还对他进行过专访,成了推心置腹的忘年交。林放前辈长期关注我,鼓励我,是我人生的贵人。

    河北大学新闻专业的建立,也曾得到林放等老前辈的指导和帮助。我们也多次请林老来学校讲学,参与学科评估指导。我清楚地记得1998年5月28日,林放来我系讲学。他讲了《铸文要先铸魂》和《基层是记者成才的沃土》。

    在《铸文要先铸魂》讲座中,林放从自己的经历说起:“1945年,我和其他5位同学由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分配到晋冀鲁豫边区人民日报社工作时,报社领导就如何当好党和人民的记者,讲了一番语重心长的话。他说,新闻工作的四大要素,德识才学,德是第一要素。首先要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有了高尚的品德,追求为人民服务的目标,就会高大,其才能就会发展得更快。”在从事记者工作的岁月里,每逢深入基层采访,他都把自己看成是人民群众的代言人,履行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的神圣职责。

    “胸无半点尘,笔有千钧力。”1946年秋,林放带队到邢台县采访。邢台西部山区盛产板栗,正值深秋,果熟壳裂,风吹树摇,颗颗落地。但林放他们并没有捡拾一颗栗子吃,受到当地农民的称赞。林放说:“那时候,即使记者独自一人到基层活动也决不放纵,而是比在别人面前更知道什么叫作羞耻。觉得如果自己丧失了人格,声名狼藉,走到哪里也不受欢迎,那还怎能从事新闻工作呢?!”他认为,如果把自己的利害得失作为工作的支点,甚至以文谋私,偏离正确导向是危险的。他强调不要忽视政治理论学习,重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勿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国新闻工作者的根本宗旨。他说:“新闻工作者应是人品和文品统一论者,即文格如人格,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表里。”

    他还以优秀新闻工作者王喜民、储瑞耕为例,说自己十分敬佩他们的敬业精神。他认为新闻工作者要在思想上、感情上、心灵上同人民群众产生共鸣,要自觉地学习人民群众的优秀品质,塑造自己的人格。“凡是在心灵上同人民群众产生共鸣的新闻工作者,才能写出蕴含着对人民的深厚情谊,打动人,激励人的力作。”

    1947年,他曾用7个月的时间,在国民党军队盘踞的石家庄以东边缘区采访。“我在各阶层各方面人士中广交深交朋友……我觉得结交的朋友越多,新闻源越丰富,记者越活。”1947年10月,晋察冀日报编辑部约他写一篇通讯,揭露国民党的罪行,反映当地群众的呼声,以迎接石家庄解放。他在这些朋友们的支持帮助下,很快写成通讯《匪三军盘踞下的石东》,先后刊登在《晋察冀日报》《新石门日报》。“我在几十年的新闻生涯中体会到,人品构成人的灵魂,也构成文章的灵魂。学问是文章的内涵,文章是学问的外化,文品是人品的升华,是人的气质的表现。因此,新闻工作者必须重视塑造自己的人格,‘铸文先铸魂’,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几十年来,林放坚定而执着地践行着这个准则,从而赢得了众多业界人士的信服与尊重。

    在《基层是记者成才的沃土》讲座中,林放说:“每位新闻工作者的作为大与小,同他们深入生活的深与浅是紧密相关的。采访的深度,决定写作的厚度。”“新闻界的有识之士,都是把深入基层,深入生活,看作是记者生命的脐带。他们认识到,若离开基层,离开生活,新闻作品就失去了生命。”他说:“我年轻时,在人民日报、冀中导报、河北日报当了八年记者,大部分时间是在农村、工厂采访写作,很少有休息的机会……妻子说,你工作起来,就像着了魔似的,吃饭、走路甚至做梦都在琢磨稿子,而对自己的生活和家庭却顾不上照料安排。到了晚年,妻子提起当年人们编的顺口溜:‘有女不嫁记者郎,一年四季守空房,有朝一日回了家,稿子写到大天亮。’她打趣地讲,当年如果知道当记者那么清苦,我也是不嫁给你的。回想起来,那时候的记者精神状态,大都如此。有人评价我们的工作说,你们在当记者的生涯中所取得的成就,是用牺牲青春的幸福作代价的。”

    林放认为在“信息爆炸时代”,不愿搞调查研究,浮在上面,拿现成材料抄抄改改写报道,又不认真核实,难免失之偏颇。他说:“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真实的好新闻,好像险山上的奇花异草,没有革命的激情,不受攀援之苦是采摘不到的。舒舒服服,省心,不费力,是写不出真实的好新闻的。捕捉真实的新闻,首先要靠两条腿跑路搞调查研究,‘脚板底下出新闻’。要用自己的眼睛看,决不能靠耳闻写报道。要多问,多方请教,印证或修正自己观察得出的印象。要多思,对于自己的观察、别人的介绍,都需要去伪存真,抓住事物的本质。”“只有深入到现场的记者,受到事件的感染,产生了激情,才能做到写情沁人心脾,写景豁人耳目,叙事身临其境,写人呼之欲出。”他认为好新闻在现场,在苦脏累险的前沿。只有深入到生活的前沿,做艰苦的调查研究,沙里淘金,见璞识玉,才有真知灼见。

    林放前辈的讲座使我们新闻系师生的心灵受到洗礼,终身受益。

    新中国成立后,已经成为河北日报记者的林放,随着报社进城了。工作环境有了变化,报道内容也更加丰富,对于城市题材、工业题材的陌生感,促使他更加努力学习,加紧工作。在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的过程中,他不仅写出了农民兄弟自发组织互助组、合作社发展生产的新闻报道,也写出了工人师傅积极发明创造,为国家经济建设献计献策,争当主人翁的感人事迹。半个多世纪后,已经发展为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的原唐山机车车辆厂,为感谢这位最初报道他们的老记者,特别向他赠送了动车模型。而那些曾经与他一个锅里吃饭,一个炕上睡觉的农民朋友,一直与他保持联系。作为记者,林放没有辱没自己的使命,为历史留下了带有自己视角与温度的珍贵记录。

    1973年,林放担任河北日报总编辑。面对风云变幻,他凭着党性原则,凭着良知与责任,竭尽全力坚守着职业道德,步履艰辛地主持工作,直到迎来拨乱反正的春天。上世纪70年代末,根据党中央的指示精神和广大农民的迫切呼声,林放果断让河北日报转发新华社有关下放自留地给农民的消息,通过舆论推动了河北的农村工作。

    1981年,中共中央书记处召开河北工作会议,尽管河北日报遵照会议精神进行了采访,却因为十年动乱残留的后遗症而无法见报。作为总编辑,林放本着对人民负责、对党的事业忠诚的态度,几经周折,克服困难,最终将这组稿件编发出来,并配以系列评论员文章,对推动河北省改革开放的进程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1982年下半年,随着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深入开展,河北农村涌现出一批有技术会经营的人,形成不同类型的专业户。林放敏锐地抓住这个历史性的转折,组织记者深入基层,推出了邢台前南峪、岗底村等几个荒山变绿山的重大典型,引发全国的关注。

    林放勇于担当,大力支持新生事物。1983年3月29日,以“人才九条”为主要内容的消息《正定县为有志之士敞开大门》在河北日报头版头条刊发。此稿的发表还有过一段插曲。我们从《让群众过上好日子——习近平正定足迹》一书中,可以看到相关记载:“程宝怀拿着‘人才九条’找到石家庄地委机关报《建设日报》的总编辑,不料却碰了钉子。‘程县长,你还让我当这总编吗?’‘怎么了?’‘你们这九条,突破了现行政策,我哪儿敢登啊?’习近平听说后,嘱咐程宝怀再去找找《河北日报》。很快,这篇稿子摆上了《河北日报》总编辑林放的办公桌。林放看后当即拍板:‘这政策观念创新,完全符合中央精神,发,突出发!’当夜排版,林放特意叮嘱:头版头条加‘花边’着重处理!”林放独具慧眼,看准的事情,当机立断。

    面对工矿企业改革大潮的兴起,林放派出有经验的记者采访勇于改革的弄潮儿,推出了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对改革开放有启示作用的先行者,为企业改革提供了多方位的经验与教训。

    在抓典型、推先进的同时,林放也注重发挥舆论监督激浊扬清、兴利除害的功能。根据群众来信,他曾组织记者进村入户,明察暗访数十名村民,在河北日报刊发了《这个小康村评得实吗》一文,对搞政绩说假话,加重农民负担的现象进行了批评报道。文章视角高远,有思想深度,有详实资料,且细节描写形象传神,使人过目不忘。

    林放主持河北日报工作期间,在河北省委的领导与支持下,坚持“报纸不是公交车,不能谁想上就上”的原则,使报纸内容杂、散、碎的状况得到了根本性改变。遵循新闻规律,河北日报以反映中心工作为基准,注重选取刊登广大读者欲知和未知事物的新闻,既唱好主旋律,又有交响曲,办出了自己的特色,受到河北省委肯定,得到群众好评。

    林放从不摆架子也没架子,不管贫富贵贱、职位高低,他总是一视同仁,和蔼可亲、笑眯眯地与人交谈。他见微知著,以小见大,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林放在河北省记协担任领导期间,因真诚开朗,具有很强的亲和力与凝聚力,这种人格魅力成为他团结全省新闻工作者,通过开展理论研究、业务交流等活动,促进全省新闻队伍在政治、业务、纪律、作风等方面全面提升的强大推动力。

    林放告诫新闻工作者要抵制见利忘义不正之风的侵蚀。他呼吁全省新闻界树立品牌意识,弘扬主旋律,做到三贴近,争创一流报纸。通过好新闻的评比,他同大家一起努力探索和研究新闻传播的新特点、新规律、新理论,并要求各报总编当好首席记者。经过不懈努力,河北新闻界的一批批优秀稿件先后获得全国新闻大奖,一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1996年10月,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就林放在记协工作的突出贡献,为他颁发了奖牌与证书。

    多年的记者生涯,林放前辈为我们留下许多精品;多年的总编辑工作,使林放形成了“读书——思考——研究”的好习惯,在撰写的多篇新闻理论文章中留下了他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些都成为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我们沿着他的红色足迹继续前行!

    (乔云霞  作者系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张永猛

    下一篇: 新见独到 初唐燕赵文坛研究的一枚硕果——评吴萱专著《李峤研究》
    视频直播
    预告|2022(第二届)京张全季体育旅游嘉年华启动仪式

    预告|2022年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发展峰会

    预告|冀房有约(62)眼“鉴”为实,主播带你云看房
    热门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