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钩沉|保定:“八大厂”与一座城

河北新闻网 2022-06-23 06:52:36
语音播报
  • 分享
  • ​钩沉|保定:“八大厂”与一座城

    保定蓄电池厂生产的车用蓄电池。

    【阅读提示】

    2022年6月9日,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中国乐凯集团有限公司研究院首席专家邹竞病逝。一代感光材料专家的离去,也引发了人们对乐凯乃至保定“八大厂”的追忆。

    “八大厂”指保定西郊由北向南依次排列的八个大厂,分别是保定钞票纸厂(六〇四)、保定化纤厂、保定热电厂、保定第一棉纺织厂、保定第一胶片厂、保定变压器厂、保定蓄电池厂(四八二)和保定铸造机械厂。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八大厂作为保定工业飞速发展的中坚力量,成为保定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引擎,也为这座城市铸就了无数的荣光和梦想。

    保定第一棉纺织厂的工人。

    “六铸化热,棉胶四变”

    西郊八大厂指保定西郊由北向南依次排列的八个大厂,分别是保定钞票纸厂(六〇四)、保定化纤厂、保定热电厂、保定第一棉纺织厂、保定第一胶片厂、保定变压器厂、保定蓄电池厂(四八二)和保定铸造机械厂。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八大厂作为保定飞速起跑的发动机,很多保定人引以为傲。

    “八大厂”按照其开工时间排序为:“六铸化热,棉胶四变”。

    “六”即六〇四厂,也称保定造纸厂,是生产多品种高级纸的大型企业,始建于1956年,1959年开始陆续投产,1964年通过国家验收。

    “铸”即保定铸造机械厂,始建于1957年,是国家机械委铸造机械大型骨干企业,是中国最大的制造机械生产厂家,1959年为国内首次试制造型机,1966年前有7种铸造机械产品。

    “化”即化纤厂,1957年10月兴建,1960年7月1日正式投产,是我国第一座现代化大型化学纤维联合企业,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粘胶长丝生产厂家之一,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国纺织工业的发展,主导产品“天鹅”牌粘胶长丝的物理、机械及染化指标均居世界领先水平。

    “热”即保定热电厂,1956年3月选址,1957年10月国家建委批准工程设计,1、2号机组采用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设备,1958年4月10日动工兴建,1960年2月13日,1号机组并网发电,成为我国自行设计的河北省第一座高温高压热电联产企业。

    “棉”,即保定第一棉纺织厂,1958年5月8日开始兴建,7月28日试验车间纺出第一捆纱,9月1日织出第一匹布,填补了保定地区不能用机器生产纱布的空白,纺织产品生产、经营业内负有盛名,获得过省部、国家级荣誉称号100多项,曾连续多年名列全国棉纺织行业50强。

    “胶”即保定电影胶片厂,经中国、苏联、民主德国三方专家在成都、金堂、鄂县、长春、保定等地深入考察,最终选址在保定西郊一亩泉河畔,1958年7月1日破土动工,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原院长郭沫若曾为开工典礼题词:“电影艺术的机械化,它的教育功能很强大。能自行制造胶片,犹如能制造火箭。”1959年7月1日生产出首批黑白电影正片,结束了我国不能生产电影胶片的历史。

    “四”即国营四八二厂,被保定人亲切地称为“四八二”。1958年10月兴建,1961年正式批量生产,是全国唯一的陆海空三军起动铅酸蓄电池定点生产厂。

    “变”即保定大型变压器厂,1958年10月28日动工兴建,打破北方冬季不能施工的惯例,获得周恩来总理点名称赞。1959年初第一台产品问世并安装,1960年8月1日正式投产运营,主要生产各种电力变压器、互感器和特种变压器,是全国三大大型变压器产地之一,产品销往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

    三年之内,八个大型现代化工厂在保定西郊奠基开工,这不仅成为保定人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更是当时新闻界追逐的焦点。这些工厂,当时不仅在保定市史无前例,多数在全国都是龙头老大,给保定这座古老的城市注入新鲜活力和强大动力。

    时间转眼过去了近70年,如今的西郊八大厂,命运各有不同,有的抓住机会,飞速发展;有的完成使命,逐渐消匿……但其留给我们的城市记忆和工业辉煌,注定会以“工业遗产”之名彪炳保定历史文化名城史册。

    保定化纤厂使用的牵伸假捻机。

    “二五”期间集中建设

    1958年是我国开始实施“二五”计划第一年,也是保定工业大干快上的一年。这一年,市委、市政府根据中央发展地方工业意见和河北省发展地方工业规划精神,制定了《保定市第二个五年计划工业企业发展规划》和《保定市1958年工业企业发展规划》,确定“二五”期间,保定市计划新建、扩建工业企业108个(包括国家、省、地、市投资的工业企业),预计投资10亿多元;1958年在西郊安排新建、扩建、续建工业项目20多个,其中有中央限额以上的工业企业10个(除八大厂外,还有综合化工厂和河北造纸厂)。

    根据新建扩建工业项目多、开工面大、基建任务繁重等实际情况,市委先后成立了“新事业办公室”“西郊基建工作组”和“保定市地方工业规划委员会”,及时解决建设中的各类问题。为解决干部不够的问题,“共选调政治思想好、事业心强、懂业务或有一技之长的行政、技术干部1607人充实到工业战线,其中地师级干部38名,县团级干部161名,科级干部117名,科技干部343名,一般干部948名,基本满足了新建、扩建企业的需要”。

    为解决施工力量不足问题,保证各新、扩建单位如期开工,“市委、市政府采取发动本市基建职工,克服一切不利因素,打破冬季不能施工的常规,提前进入工地和向中央、省政府及外省市求援的方法,解决施工队伍严重不足的状况”。很短的时间内,“计有纺织工业部华北纺织管理局第一安装工程公司、建筑工程部张掖建筑工程公司第一工程处、铁道部四局三处、轻工业部造纸安装队、化工部第二安装工程处、兰州化学工业公司安装队及河北省第一、二、三建筑安装工程公司等单位”人员汇聚保定。

    全国劳模、被誉为“焊接大王”的保定变压器厂退休职工孟宪章,曾深情地回忆:“我们来到保定时,工厂还没建好,面对四处荒芜的西郊,我没有退缩,一直记着我是听党的话来的,也牢记着父亲的话,人吃点儿苦不算什么,就坚持留在了保定。那时,我们就住在水泥杆厂的半成品库里,是地下室,一间屋子住四个人,八个凳子支着四张铺板,一住就是一年。”

    与孟宪章一样,响应国家号召,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数以万计的专家、大学生和工人从全国各地向保定西郊汇聚而来,冷清寂寥的保定西郊顿时变成热火朝天的建设场地。在全国劳模“焊接大王”孟宪章、“车工大王”陈士斌等一批有影响的劳模之后,如今又涌现出戚红、李华锋、郭建国等一大批全国、省级劳模和先进,仍然在为这座城市的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企业技术技能创新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

    中国乐凯胶片公司部分产品

    创造多项国内第一的“保定骄傲”

    经过近10年的建设,以西郊八大厂为重点的保定西郊工业区基本建成,带动了保定工业向现代化工业生产的迈进。此后“八大厂”各展绝技,各有风采,创造了无数奇迹,创造了多项国内第一,书写了无数令人瞩目的辉煌。

    比如,保定胶片厂,1960年,新中国第一部由自己研制的黑白电影胶片制作的电影《兵临城下》问世;1964年,用我国第一个彩色电影胶片制作的大型舞蹈史诗《东方红》在全国大量发行;1970年4月24日,新中国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当雄浑的《东方红》曲调通过乐凯配套研制的专业磁带播放出来时,举国沸腾了……到20世纪90年代和本世纪初,“中国胶卷之王”乐凯与美国柯达、日本富士在神州大地展开了号称“三国演义”的“红黄绿”大战,达到了三分天下占其一的市场地位。

    又如保定蓄电池厂,在建成后的20余年时间里,一直按照国家计划从事军品生产,为国家提供航空、舰船、坦克、火炮、鱼雷、军汽等六个系列的优质军用蓄电池,保持着军品品种规格最全、军用小型蓄电池产量最大的排头兵地位。后来大力发展军转民,“好马配好鞍、好车配风帆”蓄电池广告语国人耳熟能详,为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可以说,西郊八大厂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当之无愧的“保定骄傲”。

    凭借八大厂的优势,在上世纪的后几十年里,保定的工业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增长,一直在全省保持领先的位置。据1999年9月出版的《保定市志》记载,从1953年到1965年八大厂谋划建设的十多年间,保定市区工业固定资产原值由1187万元增加到45226万元,增长37.1倍;工业产值由5181万元增加到39621万元,增长6.65倍;工业利税由928万元增加到11753万元,增长11.66倍。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昔日辉煌的保定八大厂,如今命运不尽相同:

    保定蓄电池厂,改为保定风帆股份有限公司,已整体并入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传统铅酸蓄电池与工业电池、新型绿色环保电源(锂离子电池、太阳能电池)并重;保定变压器厂,已改制为保定天威保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成为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现代化高科技输变电装备制造业企业集团;保定钞票纸厂,现拥有50余项国家发明专利,仍是我国钞票纸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的研发基地;保定热电厂,原址的热电机组已停产,现已改制为大唐保定热电厂,属国家大型二类企业,目前大唐热电厂二期和大唐清苑热电厂继续为保定市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提供着电力与热能;保定化纤厂,后改制成立保定天鹅化纤集团有限公司,又与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实施战略重组,2016年成为恒天纤维集团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保定铸机厂,后加入保定田野汽车集团,2001年陷入停产状态,2007年宣布破产,被保定维尔铸造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民营)买断;保定棉纺厂,后改制为依棉集团,现已停产。

    八大厂的荣光虽今非昔比,但注定是一个时代的印记,它给这座城市产业发展带来的影响已经植根保定大地。

    保定变压器厂生产的产品。

    拉开保定西向发展的城市框架

    一个城市的发展,其核心要素是三个:空间、产业、人口。正是因为八大厂的建设,历史性地改变了保定城市发展的布局,拉大了城市发展的框架,聚拢了城市发展的人气,几十年来为保定这座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增添了无尽的动能。

    保定是国务院命名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如今保定的古城区始建于北宋初年。1227年金末元初名将张柔主持重建保州城,1232年保州城基本建成。到明朝时建保定府,基本保持了古城的形制,土城改为砖城,整座城大致呈方形,在西南角一亩泉河入环城水系之处往外凸出一段,并略呈弧形,鸟瞰这座城池就像一只硕大的靴子,所以人们俗称保定为“靴城”。

    这一城市格局直到清末才发生第一次改变。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卢沟桥到汉口的铁路开始修建,1899年卢保铁路通车并在西关外建火车站,1906年4月1日全线竣工通车,西关外逐渐繁荣,建筑物增加,人口增多。另在南关外府河两岸,依托府河码头和航运,建起较大的发电厂和面粉加工企业,形成了近代化的工业区,东关外因有军事堂,街巷也从东关向外延伸。此时,城区开始突破城墙的范围,向西南、东南和东关延展。

    保定城市格局第二次大的突破,源于西郊八大厂的建设。新中国成立后,保定城市的发展与建设方针,主要是变消费城市为生产城市,对保定古城进行建设与改造。“1950年初,先拆除四门瓮城,开辟市中心干道——裕华路,继而拆除旧城墙建环城路,将护城河部分改道以扩大市区建设用地;向北开辟出青年路,发展文教区;在火车站前沿,开辟了建华路,连通保(保定)石(石家庄)公路,用作库栈区基地等”。

    “一五”期间,保定的规划设想是“城市发展规模原则是西不超越京广铁路,整个城市向东、向北发展,尽量避免城市整体不被铁路分割”,当时初步确定“库栈区在临近交通的西南郊;地方性工业沿府河向东发展,文教区则向北发展;商业则根据需要星散于各区之间;民居则在各区边缘地带填空补白。在各区形成过程中相应完善城市道路网与其他公用设施。”

    由此可见,此时的规划,基本上还是在保定古城的基础上向外延展“摊大饼”。

    1956年以后,国家有关部委来保定选址建企业,保定市建设局正式组建规划科,正式编制出1953年~1982年城市总体规划,基本确定了保定西向发展的城市格局。规划的主导思想是“大力建设西郊,使之成为工业新区;旧城区尽量保持古城风貌。打破西向铁路阻隔的局限,将靠近优质水源地的西远郊作为新工业区,并为新工业区的建设开辟一亩泉水源地,相应地建设新工业区内南北交通干道——建设路”。

    其后,随着河北省省会迁往天津,保定市城建发展趋缓,随之而来的三年调整时期,各项建设事业均有压缩。1961年的城市规划指导思想再一次进行调整,执行在新旧市区中间地段“填平补齐”“见缝插针”的建设原则,直到改革开放之后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八大厂依然散落于保定城区之外,这也是一直被人们称之为“西郊八大厂”的原因。

    保定城市格局第三次大的突破,源于保定高新区的建设。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了保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点燃了保定工业特别是西郊八大厂进一步发展的引擎,加之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保定规划建设了北外环、西外环(现在的北三环、西三环),使城区向西、向北发展的动力更足。如今西郊八大厂已与这个城市紧密融为一体,古城保定千百年来以西大街(裕华路)、南北大街(莲池大街)为主轴的城市格局,已演变为以东风路(七一路)和朝阳大街为主轴的新的城市格局。正是因为有早年八大厂的“松、散”布局,也才使得保定城市重心西移、北移有了空间,造就了千年古城的扩张和繁华。

    进入新时代,保定高铁东站的开通、雄安新区的规划建设,又为保定这个城市格局的新突破注入了强大动力,千年古城正在迎来再次蝶变。(刘登宽)(图片除署名外均由保定市委党史研究室提供)

    保定电力修造厂复合绝缘子采用先进的注射成型工艺制造。

    相关

    保定工业发端

    保定原始手工业历史久远,距今约6000年前就有手工艺萌芽。乾隆三十年(1765年),直隶总督方观承向清高宗进献《棉花图》,载有保定、正定等诸郡所出产棉花及制品,当时纺织已从使用丝、麻转向棉花,且技艺日臻上乘。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国外产品源源流入保定,使传统手工制品受到遏制。清末,直隶总督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募资筹款,购置西方机器,在保定东门外设军械局并建有八蜡庙子弹制造厂,为保定兴办近代工厂的发端。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直隶总督袁世凯率先创办北洋工艺总局,为全省振兴实业的中枢。保定办起艺徒学堂(后改称实习工厂,随后易名聚合纺织厂),又建工艺局、习艺所及满城积祥有限工厂等,推进织、染、皮、藤、衣、履、料器、金属、印刷、雕凿等艺。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京汉铁路(原卢汉铁路)全线通车,保定东南郊刘守庙一带成为水旱码头,天津大量船只接踵而至,两岸作坊店铺鳞次栉比。外地大量土特产品运来保定,加工后,经铁路或府河运销京、津等地。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清朝廷在江宁(今南京)准开“南洋劝业会”。保定参会产品引人注目,《南洋劝业会,直隶出品类纂合编》载:直隶物品声誉之隆,全国之冠……保定出品精湛,得奖优良。其中实习工厂生产的各种织品获优奖,习艺所生产的皮包皮鞋获金奖,工艺局生产的玻璃器具、线带衣料获金奖,被面褥面获银奖,牙粉公司生产的各种牙粉获银奖。

    另据1913年出版的《巴拿马赛会直隶出品展览会得奖目录》载:保定参会的彩色画、花瓶、蜡台、书包、草帽辫、蚕丝、被面、毛巾、袍料、线呢等在该会均获褒奖。

    民国初期,北洋当局在保定东南郊杨庄、大阳一带重新办起驻保军械局、军械库、火药库、修械司等,兵器工业愈具实力。

    1912年刘建卿开办国内首家布云球拍工厂,生产羽毛球拍,产品形美工精,行销欧美,孔祥熙为该厂书有“首创第一家”的题词。1913年由富商赵遇和集股设立福和公面粉厂,1919年以湖北督军王占元为首股建成乾义面粉两合公司(后来的新中国面粉厂),为京汉铁路沿线最大的面粉厂,为保定机粉加工之始。1917年富商张献庭等以直系军阀要员冯国璋、曹琨为依托创办电灯公司,1921年正式发电,保定始有电灯。育德、同聚兴等铁厂,先后采用机器加工,从只能制作简单农具,进而出产袜机、汽泵、布机等工艺较高的机械产品。纺织业一改土线木机生产方式,以铁轮布机生产,外购棉纱织布,收益颇丰,织户发展迅速。其他产品还有铁球、糨糊、面筋、面酱、水黄酒等特产,另有胰皂、宫粉、乐器、球网、皮件、毛边纸,以及满城的条石、食油、车辆、皮革等。

    为推进实业,省饬谕各县加强劝业组织。清苑、满城均设劝业事务所。1919年后,建有火柴公司、协生印书局、广业制革厂、庆丰胰烛厂,华达烟草公司等。1925年各县劝业所改为实业局。1928年11月,清苑、满城奉令裁实业局组建建设局,负责实业兴革。

    1937年9月日军侵占保定后,对一些工厂以“军管”名义强行劫夺,工业厂(坊)除能为日本企业加工者勉强维持,一般的则处于困境。1944年因无法经营而陆续歇业者达225户,工业日趋衰退。

    1945年日本投降后,国民党军进占保定。当时工业厂(坊)除对应军工、军需者外,多数经营艰难。1946年初内战迭起,保定工业日益凋敝。电灯公司因无煤源,于1948年9月全部停止发电,保定入夜即一片黑暗。

    新中国成立后,在三年经济恢复时期,人民政府着力医治战争创伤,稳定生产秩序。生产发展很快,年均递增82.3%。1952年与1949年相比,纺织缝纫增长5.3倍,食品工业增长8.3倍,建材工业增长13倍。保定工业自此走上正轨。(刘登宽根据《保定市志》有关资料整理)

    责任编辑:张云

    下一篇: 全天候、零等待预约验放 河北首列“铁路快通”中欧班列开行
    视频直播
    预告|2022年国际奥林匹克日河北省百城万人健康跑启动仪式

    预告|2022年河北省银行业普及金融知识万里行云课堂(二)金融消费维权

    预告|2022年河北省银行业普及金融知识万里行云课堂(一)防范非法集资
    热门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