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理论视界 | 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对接

河北新闻网 2023-08-25 06:22:06
语音播报
  • 分享
  • 理论视界 | 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对接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强调:“要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对接,加强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不断以新技术培育新产业、引领产业升级。”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塑全球经济结构,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对接,成为开辟发展新领域、培育新优势的重要路径。推动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把握科技发展趋势,创新方式方法,积极探索实践,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良性互动、有效对接,使创新成为驱动发展的核心动力。

    充分认识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对接的重要意义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对接,实质上是各类创新功能与产业发展功能的融合统一过程,对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进一步放大科技创新效应、推动产业发展壮大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对接,能够有效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当前,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成效显著,但在一些地方还存在堵点,比如,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之间融通不足,存在技术供给与需求脱节、合作模式单一、利益分配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加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对接,可以更好实现科技创新支撑产业创新、产业创新牵引科技创新的良性循环,将科学发现、技术发明等知识创新引入到生产体系中,进而创造更多更大商业价值。

    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对接,能够放大科技创新效应。科技创新主要是技术创新,而产业创新包括了管理创新、组织创新、业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文化创新等。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对接,将技术创新的成果应用到产业发展中,能产生乘数效应,推进人力、资本、技术等的全面联通,实现创新技术的多场景赋能,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通道,更好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对接,能够推动产业由大到强。我国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能够制造世界上大多数工业产品,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市场之一,科技创新成果数量位于世界前列,研发人员总量稳居世界首位,具有产业分工协作和产业门类齐全的规模经济优势。但也要看到,我国价值链优势并不突出,大部分产业处于价值链中低端,一个重要原因是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衔接不紧密,科技创新成果没有充分转化为产业竞争力。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对接,可以更好地推动产业链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迭代升级,是科技创新转化为产业竞争力、推动产业由大到强的重要途径。

    把握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对接的着力点

    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对接,要聚焦重点,着力在激励创新主体、打造创新平台、融通产业链条、发展科技中介等方面下功夫,力求实现新突破。

    以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为目标增强企业创新能力。要建立以企业为主导的技术创新体系,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普惠性政策,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团作用。大力支持企业以技术创新为核心,加强研发、生产、品牌三位一体互动机制建设,以市场机制配置创新资源,培育壮大更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发展。

    打造一批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的高能级平台。通过整合、优化,争创更多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发挥高端创新平台聚集高端人才、破解产业技术瓶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等功能,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通过共建工程研究中心、联合实验室、培训基地、联合技术攻关团队等,增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协同。面向技术研发、概念验证和小试中试需求,建设一批支撑产业创新的公共技术平台。加快基础平台硬件设施建设,构建人才培育、融资和成果转化等服务平台,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对接提供有力支撑。

    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其配置资源、组织技术创新、进行专业化分工协作等功能,引领技术创新、业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打造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链和产业生态圈。积极围绕链主企业,通过产学研合作、科技项目设置等,从产业核心环节设置和开展项目合作,打通产业链创新堵点,真正实现产业链创新链的无缝对接和深度融合。

    积极发展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对接的专业化科技中介。建立完善有利于各类科技中介发展的体制机制,鼓励多种所有制投资主体参与科技中介服务活动,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和各类社团在科技中介服务中的作用,为科技创新提供便利与支撑。通过委托、服务代理等方式,充分发挥科技中介的桥梁作用,引导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有效对接和深度融合,最大限度降低创新成本。

    营造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对接的良好环境

    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同时,加强政策引导,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对接提供有力保障。

    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在科技政策和科技立项评审上强化产业导向,注重采纳产业领域和工程实践领域专家意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解决好关键产业领域科技投入不足和局部资源过于集中的问题,避免科技资源配置与产业发展之间的不协调。注重科技成果转化评估、技术创新和全面创新评估,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全面创新效果权重。

    有效落实各类支持创新的政策。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市促进科技创新政策,合理扩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范围,开展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处置和收益权改革试点,完善鼓励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政策措施,探索公共财政支持企业创新发展新方式,落实科技人员成果转化股权、期权激励和奖励等收益分配政策。

    促进各类人才向产业聚集。人才是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对接的关键要素。要着力完善人才发展机制,营造良好政策环境,引导人才向科技创新一线和产业流动,增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内生动力。鼓励引导具备条件的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深入合作,吸引更多科技人才围绕企业发展痛点、产业空白点开展创新研究。建立柔性化人才管理制度,强化创新价值、能力、贡献评价导向,提高支持技术创新、产业创新项目比例,为科技人才发挥聪明才智提供更多机会。

    郭瑞东 作者系省社科院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赵荣昊

    下一篇: 思想观澜 | 走好钢铁产业绿色低碳转型之路
    视频直播
    回放丨“2023中国国际生态竞争力峰会”新闻发布会

    回放丨“七”待已久“夕”迎新生 剧透“产房那些事儿”

    回放丨“河北省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
    热门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