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聚焦河北

渤海之滨涌“新”潮——河北省沧州市高质量发展见闻

新华社 2024-04-22 06:34:17
语音播报
  • 分享
  • 渤海之滨涌“新”潮——河北省沧州市高质量发展见闻

    新华社石家庄4月21日电 题:渤海之滨涌“新”潮——河北省沧州市高质量发展见闻

    新华社记者李凤双、巩志宏

    春和景明,万象更新。位于渤海之滨、运河之畔的河北省沧州市处处涌动“新”潮:坚持向海图强,激活蓝色新引擎;产业向新奋进,力求提质增效;厚植发展底色,经济社会面貌呈现新气象。

    向海图强,激活新引擎

    朝阳做伴,海浪轻抚。4月16日清晨,在黄骅港散货港区矿石码头,来自澳大利亚黑德兰港的船只正在接卸矿石,这是前一日通过夜航靠泊的重载船舶。

    “重载船舶开通夜航,可避开潮汐下落,还可节省停靠成本。”沧州港务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经营部副部长冯凯说,去年12月以来,黄骅港先后开通20万吨级船舶及液化危险品船舶重载夜航,码头泊位和航道利用率进一步提高。

    因夜航扩容等措施的实施,今年一季度,黄骅港完成货物吞吐量8807.14万吨,同比增长11.53%,实现首季“开门红”。

    在黄骅港煤炭港区进行的装船作业。(骆学峰摄)

    去年以来,黄骅港围绕打造多功能、综合性、现代化大港目标,激活向海发展新引擎,沧州沿海经济加速崛起。目前,黄骅港上升为全国沿海主要港口。打通反向综合运输大通道,不断扩大内陆市场份额。加入世界物流护照计划,航线通达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

    沧州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宝辉说,黄骅港腹地港口联动格局更开放,成功布局12个内陆港,与多条铁路线紧密合作,集装箱多式联运工程形成品牌效应。

    眼下,黄骅港建设正酣,总投资558亿元的21个码头项目加快推进。今年,黄骅港谋划了总投资1006亿元的28个重点招商项目,临港产业加速聚集。

    向新奋进,增添原动力

    自主研发的冷顶式电炉“有炉无烟囱”,实现药用玻璃生产零排放;在制瓶车间,机械手臂灵巧地插管、裁切、将合格品抓取到传输带,残次品则被自动拣入废料桶……走进沧州四星玻璃股份有限公司,科技气息扑面而来。

    “过去中性硼硅玻璃管只能从国外进口,每吨价格曾一度从1万多元涨到近3万元,公司生产严重受制。”公司副总经理王丽萍说,痛定思痛之下,公司经过两年多技术攻关,形成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化技术。目前,已具备年产5万吨中性硼硅玻璃管、50亿支中性硼硅玻璃瓶产能。

    工人在沧州四星玻璃股份有限公司车间工作。(骆学峰摄)

    近年来,沧州将创新驱动作为发展第一动力,筑牢传统产业,做实风口企业,布局未来产业。沧州市委书记康彦民说,目前,沧州聚焦绿色化工、医药与医用包装、膜与电池、集成电路等重点产业,成立工作专班,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激活沧州经济发展一池活水。

    经济提“质”,引“智”是关键。沧州借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机遇,逐步建立“京津研发、沧州转化”协同模式。目前,全市与京津共建省级研发平台35家,开展产业技术研究项目500多项。全市吸纳京津技术合同成交额超过200亿元。

    农业发展同样需要向“新”力。

    沧州土地盐碱化严重,当地曾流传“春天白茫茫,夏天水汪汪,十年九不收,糠菜半年粮”的俗语。沧州发挥科技创新关键作用,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大文章。

    旱碱麦鲜食面条、旱碱麦啤酒……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与营养健康研究院(沧州)院长董维给记者介绍正在开发的产品,她说,研究院主要围绕育种、种植、推广、加工开展全产业链创新研究,为盐碱地特色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科技的加持,推动盐碱地破“碱”重生。去年,沧州旱碱麦亩产达245.4公斤,秋播旱碱麦154.7万亩、同比增长54%。当地已培育“黄骅旱碱麦”“碱地梨”等特色品牌,全产业链产值达135亿元。

    今年一季度,沧州多项经济指标位居全省前列: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134.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9%……沧州沿海经济强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逐绿前行,展现新气质

    走进中国石化沧州炼化公司,映入眼帘的是数十个10米多高的油料储藏罐,每个罐顶有两到三个红色阀门。

    “别小看这些小阀门,可起到大作用哩。”工作人员王春盛说,罐里的液面会产生挥发性有机物,这种高效呼吸阀不仅能减少物料损失,更能减少挥发性有机物排放,公司年减排量可达50吨。

    近年来,沧州抓住重点行业、重点区域等强化环境治理,厚植发展底色,炼油、铸造等曾经的“污染大户”正逐步“轻装简行”。

    沧州大运河畔南川老街夜景。(骆学峰摄)

    绿色发展要做减法,也要做加法。

    沧州持续开展运河环境治理,308公里堤顶路全线贯通、配套了慢行步道,沿线建成生态公园20多个,河清景美的绿色长廊已初步呈现。

    生态环境的改善,让古老运河焕发新生。沧州全域统筹大运河文化带、生态景观带、文化旅游带建设,逐步再现运河繁华盛景。

    入夜时分,大运河畔灯光摇曳。或漫步老街,或泛舟河中,市民尽情享受古今交融、河城共生的美景。“在这里可品美食、看演出、感受历史变迁,生活在沧州幸福满满。”60多岁的市民周希忠说。

    责任编辑:张云

    下一篇: “轨道上的京津冀”再提速 石家庄国际陆港首趟港城班列抵达
    视频直播
    回放|“匠呈理想生活 美好如期兑现”花海十二城邻里步行街招商启动会

    回放|"河北省扎实推进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

    直播结束丨杏花映长城·杏韵金山岭——金山岭长城第十二届杏花节
    热门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