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护理网2020健康护理专家访谈

网约护士推行模式、问题与对策

医院管理论坛报·现代护理 2021-12-13 14:07:53
语音播报
  • 分享
  • 网约护士推行模式、问题与对策

    医院管理论坛报记者 闫红霞

    专家支持 宁波市护理学会理事长、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护理学科首席专家 盛芝仁

    盛芝仁

    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二级教授、主任护师,硕导,护理首席专家,原副院长、护理部主任。中华护理学会理事、护理管理委员会委员;浙江省护理学会副秘书长、 护理管理委员会副主委;宁波市护理学会理事长、康复护理委员会主任委员;宁波市老年医学学会护理分会主任委员;宁波市医学重点学科《护理学》带头人。

    2019年2月,国家卫健委在北京、上海、浙江省等6省市试点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3年多来,试点医院取得了哪些成效,积累了哪些值得推广的经验?在推行过程中遇到哪些问题和瓶颈,采取了哪些应对举措,未来在哪些方面做出完善和调整?网约护士在上门服务中遇到过哪些难题,有哪些经验和心得,亟待得到哪些支持?就这些推行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记者采访了全国首家推行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实体医院——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护理学科首席专家盛芝仁教授和负责护联网+护理服务的护理社会服务中心副护士长陈芳芳。

    ●注册护士6200人 提供上门服务18601人次

    宁波市护理学会理事长、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护理学科首席专家盛芝仁介绍,宁波市是互联网+护理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早在2015年就开展了此项服务的探索和实践,由宁波市卫健委统筹规划,包括建设方向、服务布局,为全市各级医疗机构开展此项服务提供统一的第三方平台,各医疗机构与平台签署合作协议,明确各自职责,目前已形成线上(护理门诊)、线下(居家上门护理)闭环管理模式。截至2021年10月31日,平台共注册护士6200人,累计提供上门服务18601人次。

    盛芝仁介绍,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作为宁波市护理学会挂靠单位,一直积极探索网约护士服务模式,先行先试,在2019年国家卫健委发出“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通知之后,便总结之前近三年的实践经验,对照通知要求,与第三方信息技术平台签署合作协议,确定护士准入资格以及服务项目,成为国内第一个试点该项目的实体医院。几年来,医院在完善管理制度、防控执业风险、建立医疗服务价格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形成了值得推广借鉴的好模式,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此项服务通过第三方——宁波云医院平台,患者线上下单,护士上门服务,让有需求的人群享受到便捷、智能的医疗服务。目前,该院已有300多名护士通过培训注册到平台,提供上门护理1千余次,开展的项目包括为新生儿测黄疸、伤口换药、导尿管护理、皮下注射等共33项居家护理,以及妇科护理、PICC护理、康复护理、伤口护理门诊等共13个线上护理门诊。“互联网+护理服务让人们足不出户便可享受到大医院护士的上门护理服务,有效缩小护理服务半径,满足了人们多层次延续性护理需求,同时护士的收入、专业水平与职业认同感均得以提升。”

    ●医疗安全是重中之重

    谈及推行中最大的难题,盛芝仁说,做好这项服务安全是重中之重,如何确保医患安全和医疗质量是最大难题,也是试点最关键的环节。如何解决问题、突破瓶颈?

    ★加强对护士的遴选、培训和考核

    杜绝安全隐患,确保上门服务质量,加强对网约护士的遴选、培训非常重要。盛芝仁说,护士平时工作场所在医院,药物、设施配备齐全,而到老百姓家中提供服务,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蕴藏着一定风险,因此管理者应制定好防范举措,堵住管理漏洞,不仅对上门具体操作严格规范,还要注重提升网约护士的基本素养,将风险降到最低。“对于遴选出的符合条件的网约护士,医院还要经过专门的培训,包括每一项操作项目规范要求,比如最基本的肌内注射、成人静脉采血等基础护理规范培训;对具有伤口造口护理、母婴护理、中医护理等专科护理资质的,要进行专科培训,并进行上门服务基本流程、风险防控、医疗废弃物的处理以及相关的礼仪等培训。只有通过多方考核,并经医院护理部上报市卫健委备案,才能获得提供该项护理服务的资格”,盛芝仁说,“培养提升护士的慎独精神也至关重要,让护士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能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等制度和规范,从而保障患者和护士的安全。”

    ★提供安全配置 签订服务协议

    盛芝仁告诉记者,护士上门服务,人身安全一定要得到保障,为此,平台为网约护士提供了多种安保措施:配备手机App定位追踪系统和一键报警装置,当护士遇到危险时,GPS能实时上传护士的位置,及时得到帮助;配置了护理工作记录仪,使服务行为全程留痕可追溯;为护士购买了责任险、医疗意外险和人身意外险等。同时在提供服务前,要求上门护士与服务对象签订协议和知情同意,告知患者服务内容、流程、双方责任和权利以及可能出现的风险等,避免不必要的医患纠纷。“管理者应充分考虑不同护理服务的风险层级,制定护士上门服务项目清单,确保上门服务过程留痕、可追溯,将上门服务内容纳入医疗监测平台,利用互联网技术确保护士在上门服务时得到相应的远程医疗指导,确保医疗护理服务的安全性和高质量。”

    ●纳入医保报销成民众最大呼声

    盛芝仁说,推行互联网+护理服务过程中存在诸多难题,也有很多需要不断完善的方面,如完善管理以及配套体系、制定法律法规、合理收费、医保问题、培训体系、医用垃圾处理等。“人们呼声最大的是将上门服务项目纳入医保,以减轻经济负担。不少民众有需求,但有的考虑到费用昂贵而不去下单。建议有关部门制定明确的收费标准,并将服务项目纳入医保报销范畴,让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得起这项利民便民的服务。另外,进一步完善医疗垃圾处理流程,要求上门护士做好医疗废物处理。”

    盛芝仁说,作为试点医院,推行几年来积累了丰富经验,未来将不断探索创新多元化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制度规范、运行机制等,针对问题找出破解对策,将此项服务做大做强,推动快速发展。同时充分发挥试点地区的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形成可复制的经验,以点带面,带动更多医疗机构做好这项服务,满足慢病、老年人等特殊人群个体化、差异化的护理需求。”盛芝仁说。

    (刊发于《医院管理论坛报·现代护理》2021年11月27日5版)

    责任编辑:韩敬

    下一篇: 医护一体化格局 推动长护险可持续发展
    视频直播
    预告|“好梨(礼)”等你拿:辛集市黄冠梨,爱上“梨”这味道

    预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京剧进校园进乡村——折子戏专场

    回放|“魅力冬奥会 文艺铸辉煌”冬奥主题优秀节目展演
    热门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