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推荐

【法治政府示范创建看贵阳】检察建议与政协提案协同发力 强化行政执法监督

多彩贵州网 2021-12-27 11:08:46
语音播报
  • 分享
  • 【法治政府示范创建看贵阳】检察建议与政协提案协同发力 强化行政执法监督

    【法治政府示范创建看贵阳】检察建议与政协提案协同发力 强化行政执法监督

    编者按:近年来,贵阳市坚持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领导,不断完善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体系,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为贯彻法治贵阳示范创建动员部署会要求,11月8日起,多彩贵州网组织启动“重点网络媒体贵阳行”活动,邀中央驻黔媒体记者、省主流媒体记者等20家媒体代表走进贵州贵阳,挖掘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中更多的新亮点和新气象。

    大家眼中的法治贵阳是一番怎样的风景?让我们跟着前方记者的笔端一起感受。

    多彩贵州网·众望新闻讯(记者 倪淑琴)最高人民检察院要求,“把检察建议做成刚性做到刚性”。贵阳市检察院紧紧盯住“检察建议刚性”这个关键点,通过与贵阳市政协创新建立协同监督机制,把检察建议做成刚性、做到刚性,助推检察建议监督质效不断提升,实现双赢多赢共赢。

    通过强化协同监督,把握监督重点,聚焦监督难点,覆盖监督盲点,研判监督突破点,整合监督资源,放大监督效果,监督体系进一步完备,监督网络更加立体,最终凝聚起政协民主监督和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强大合力,合力提升贵阳市省会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如何才能使检察建议做到刚性?对于被建议单位回复不到位、整改不到位的情形,检察机关如何进行有效的督促落实?

    围绕贵阳创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要求,贵阳市检察机关立足法律监督职责,提出检察建议,参与社会治理,促进依法行政。2021年,贵阳市两级检察机关共向有关单位发出生态保护、行政监管等领域的公益诉讼和社会治理检察建议769件,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贵阳市政协提案委提供的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0年,贵阳市政协立案的提案中,存在各类提案占比不均衡的情形。但由于政治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中出现的问题相对较为隐蔽,委员受制于获取信息的渠道,难以及时发现相关线索。

    为将提案的权威性与检察建议的专业性优势互补,拓宽提案线索来源,助推提案质量数量双提升,同时做强检察建议刚性,2020年12月,贵阳市检察院与市政协联合会签《社会治理协同监督机制工作办法》。

    针对社会治理、生态文明建设、政治建设等领域具有普遍性或共性的问题,通过加强人民政协与检察机关之间的协调配合,实现政协委员与检察机关的信息共享、互通共联,综合运用人民政协民主监督与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形成监督合力,提升监督质效,推动检察建议做到刚性。

    畅通信息共享渠道,让委员“多一双眼睛”

    贵阳市检察院定期对全市两级检察机关制发的公益诉讼类、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进行全面汇总、造表统计、逐一分析,对一定时期内全市范围内案件性质相同、情节相似的多份个案检察建议,由点到面,筛选提炼其中的普遍性或共性问题;由表及里,在深入调查、归纳梳理后,进行再提炼再深化再加工,形成提案或建议案线索。

    这些线索经市政协相关部门向政协委员以及各党派、人民团体、界别、专门委员会等推送,供全体委员参阅,当好委员的“眼睛”,进一步拓宽政协委员知情明政渠道,助推政协委员掌握更多的上述领域高质量提案线索。

    2021年6月,贵阳市检察院从当年上半年全市两级检察机关发出的161件公益诉讼类和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中,筛选提炼出与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和社会治理密切相关,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紧密相连,有较强的代表性普遍性的网络食品安全、农用地保护、未成年人保护等三类检察建议作提案线索,向市政协推送。

    助推转化提案,让委员“多一对臂膀”

    提案线索被委员采纳后,由市检察院通知检察建议的原承办检察官及时与提案者联系,发挥专业优势,积极支持、全面配合委员提案工作。如应委员或市政协相关部门的要求,提供相关调查报告、事实证据和法律依据,协助提案者调查研究、收集素材和撰写提案,接受委员咨询,提供专业法律意见,当好委员的“帮手”,积极促成检察建议转化高质量提案。

    助推提案落实,让委员“多两只脚板”

    提案经市政协正式立案后,在提案办理过程中,原承办检察官持续跟踪、加强协作、助推落实。如应委员或市政协相关部门的要求,参与委员与承办单位的协商座谈、视察调研、实地走访,积极配合委员了解提案办理情况、参与提案的办理、反映办理中的问题,当好委员的“铁脚板”,会同各方力量,助推提案办理优质高效,有力推动普遍性、倾向性问题的系统性解决。

    建立提案反向转化为检察建议机制,给提案“装上双引擎”

    对于有关部门未落实且符合检察建议适用范围的政协提案,或者市政协相关部门认为有必要以检察建议方式同时办理的政协提案,市政协相关部门可以转交市检察院,经市检察院按照相关程序转化为检察建议办理。根据提案所提供的线索制发的检察建议,采取宣告送达方式的,应当通过市政协相关部门,邀请提案者列席监督。检察机关应当将督促落实中的情况,及时向市政协相关部门和提案者报告,争取工作支持,形成监督合力。

    按照反向转化工作机制,积极推动优秀政协提案转化为检察建议,将市政协第42055号提案《关于规范电动车充电设施管理的建议》及时转化为花溪区检察院检察建议,邀请提案者市政协常委滕晓君与承办检察官座谈会商,并于2021年5月8日召开公开听证会,取得良好效果。

    被采纳转化为政协提案的“三个提案线索”

    贵阳市检察院对2020年贵阳市两级检察机关发出的141件公益诉讼类和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进行梳理提炼,找出有较强代表性和普遍性的问题,形成《关于进一步强化“两法衔接”,促进依法行政的建议》《关于进一步提高涉林行政处罚执行力度,强化森林资源保护的提案线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提案线索》三个提案线索,于2021年1月经市政协向全体提案者推送。三个提案线索均按照相关程序被采纳转化为政协提案,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治理效果。

    其中,《关于进一步提高涉林行政处罚执行力度,强化森林资源保护的提案线索》提到,2020年,贵阳市南明区、观山湖区、乌当区三个检察院发出的17件检察建议均提及的林地自然资源局作出“罚款+恢复”的行政处罚后,相关单位仅缴纳罚款不进行生态修复。但对于此种“只罚款不恢复”的不完全履行现象,相关自然资源局均未采取任何有效措施进行生态修复,使得“恢复原状”沦为纸面处罚,“罚款+恢复”的行政处罚成为打折的行政处罚。

    检察官提出了三点检察建议,经转化为市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51014号委员提案向贵阳市林业局发出。

    2021年5月,贵阳市林业局作出了答复,表示已经对2020年度222起涉林行政处罚案件进行排查,尚有86件存在“只罚款不恢复”的未执行完毕情形,要求必须在6月底前全面完成案件的执行工作。同时,针对问题根源,市林业局积极推动制定林地恢复验收标准,指导涉林案件行政处罚复绿工作。

    截至2021年6月,贵阳市两级检察机关未再发出同类检察建议,该类“只罚款不恢复”的打折处罚现象得到彻底纠正,充分体现了提炼一类、办理一件、监督影响一片的类案监督效果。

    责任编辑:郑晓娟

    下一篇: “一码贵州”年货节活动火热进行 10万余种商品等您选
    视频直播
    直播 | 畅玩冰雪,一起来嗨!带你打卡七山滑雪度假区

    预告 | 河北省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新闻发布会

    回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京剧进校园进乡村——《赵佗》
    热门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