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手机版

时评本网锐评
  • 分享
  • 绿水青山中“寻宝”,需代代愚公接力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20-08-13 18:54:45
    语音播报

    绿水青山中“寻宝”,需代代愚公接力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起,一代又一代“新愚公”,凭着一钎一镐一扁担,在“七山二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地貌上围山造林,打造出“山顶松槐戴帽,山间板栗缠腰,山下瓜果梨桃”的“围山转”生态农业模式,成为燕山山区荒山综合治理的典范。

    作为“围山转”工程首创地,迁西县找准生态与富民的契合点,三十多年来,一代又一代“新愚公”在荒山上开挖高标准“围山转”,并不断探索推进板栗产业规模化、链条化、市场化、品牌化建设,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多赢,走出了一条“生态好、群众富、可持续”的“绿富美”发展之路。

    实践充分证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随着时代车轮滚滚向前,愈益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当迁安县人民开始共享“生态红利”“绿色福利”的时候,也有越来越多的地区在发展过程中,深挖绿水青山这座“富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向绿色转型要出路、向生态产业要动力,收获满满。

    然而,进行生态文明建设,非一时之功,也非一代之力能够完成。55年,三代河北塞罕坝人,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要想将恶劣环境变为自然财富、生态财富,社会财富、经济财富,就要一茬接着一茬干,一代接着一代干,不断发展,持续创新,不仅要绿水青山,也要发展绿色产业,在绿水青山中“寻宝”。

    “寻宝”之路必然艰辛,在代代坚持中,迁西县当地越来越多的“新愚公”依托“围山转”走上了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也让我们更加坚定,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越是面临困难挑战,越要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端稳、端好绿水青山这个“金饭碗”,让更多群众共享“生态红利”“绿色福利”。

    目前,生态文明建设已经纳入我们国家发展总体布局,建设美丽中国已经成为全体中国人民心向往之的奋斗目标。有一代代“新愚公”接力,不断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我们有信心为社会带来更多生态红利。(任勇响)

    责任编辑:霍骋远

    下一篇: 创新,是持续发展的“最强抗体”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