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手机版

读报
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 分享
  • 【记者心中的塞罕坝】塞罕坝的传承和坚守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17-08-24 05:44:00
    语音播报

    【记者心中的塞罕坝】塞罕坝的传承和坚守

    【记者心中的塞罕坝】塞罕坝的传承和坚守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沈静文 记者赵永辉摄

    离开塞罕坝已有月余,第一眼看到林海的情景,仍历历在目。物以稀为贵,树却以众为美。“美丽的高岭”名不虚传。两批次、两星期深入采访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最终以前所未有的规格——五篇6到8分钟的报摘,其中四篇为头条报摘,呈现塞罕坝机械林场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探讨其改革方向和范例意义。“经济之声”“乡村之声”栏目也同步播发系列报道。虽已达节目容量极限,仍有意犹未尽之感。

    “一种模式得以自证其可靠,一种精神能鼓舞无数后来者,一种技术能毫无保留惠及更多裸露的土地。”塞罕坝的绿是有感染力的,当被问及“为什么上完学后回到林场”,“林二代”王立军笑着对我们说,外面实在太热了。一句笑谈,是百万亩绿海对生态根本性改善的切身感受,更是林场人对树木赤子之心最平实的表达。最打动人的不是护林生活的“苦”,因为三百六十行,各有各苦,“苦”,不是最新鲜的;打动我的是务林人,他们讷于言、敏于行。无论是防火瞭望员在海拔近两千米的望海楼上15分钟一次的眺望,还是育苗者手捧纤弱小苗闪亮的眼神,对绿色的热爱,是塞罕坝绿色不断扩展的动力。

    科学技术的进步能大大降低繁重体力劳动的强度,这是塞罕坝留给我们的深刻印象之二。造林往往被看作是力气活,但早在建场之初,塞罕坝的“下马风波”就印证了“无技术、不造林”,尊重科学、钻研技术,贯穿55年造林历程。推及当下塞罕坝的造林任务,外行人的直观感受是,树都栽满了、任务完成了。但塞罕坝人以科学的眼光看,“绿跟绿的质量、绿跟绿的厚度是不一样的”,在追求“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近自然化的“乔灌草立体结构”的路上,塞罕坝还任重道远。这也恰恰说明,在这片高岭上,务林人并非一心交差,而抱有“功成不必在我”的豁达。树苗长成参天大树,耗时可达半世纪;人工林近自然化,大约也需要20年的时间。这些见效缓慢的、正确的事,在塞罕坝被一步一个脚印,踏实推进。

    第三点感触是模式之利,这也是塞罕坝相比其他林场,最重要的成功因素。林业部建场、河北省管理的“高层垂管”模式,最大程度地保障了资金和政策的到位,“林业周期长、见效慢,很难在短时期内取得收益。有国家财政的保障,对人才有一定的吸引力。”55年中,塞罕坝并非没走过弯路,所幸都迅速纠偏。在某种程度上,这也令塞罕坝人保持清醒,在造林的漫漫长路上,造林的执着不能变,这要靠体制机制来保障。

    以两星期时间采访一个典型,在当下更多讲究“短平快”的广播新闻节目中,并不多见。这两星期中,我们亲身感受塞罕坝人绿意的根植、精神的传承、体制的坚守和技术的传递,55年做一件事,殊为不易。出发前,我们最大的问题是塞罕坝模式复制的意义和方式,“意义”一问已不言而喻,“方式”之惑也趋明朗。一个集纳塞罕坝林场和周边适宜造林的荒山、荒坡甚至其他林牧场的生态特区,是否有建立价值?堪为全国4855个林场“范例”的塞罕坝,何时能看到后起之秀?这也是采访归来的我们,希望看到的答案。

    此外,在塞罕坝的系列报道结束次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重磅推出特别报道《砥砺奋进的五年——我的山水乡愁》,从东北的黑土地到西北的大沙漠,从繁茂的森林到广袤的湿地,从繁华的都市到宁静的乡村,多路记者深入采访近一个月,探寻绿色发展、绿色生活所带来的深刻革命,确保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频率不减、声音不断。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 沈静文)

    点击进入专题

    责任编辑:张永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