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手机版

读报
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 分享
  • 【记者心中的塞罕坝】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范例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17-08-28 06:58:31
    语音播报

    【记者心中的塞罕坝】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范例

    中新社记者魏晞 记者赵永辉摄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塞罕坝人用55年的奉献和坚持,换得青山百万松,真正诠释了“一勤天下无难事”这句话。

    在塞罕坝,我们见到听到最多的,是在没膝大雪里修剪枝干的护林员,是每日往返数十公里检查设施提醒游客的防火员,是坚守望海楼几个月不下山的防火瞭望员,是不畏繁难在贫瘠土壤上大面积攻坚造林的技术员……

    除了勤勉,我们在塞罕坝感受更多的是奉献。采访中,有一段话我一直不忍写在文章里:如今,塞罕坝第一代务林人大多已经离开人世,他们去世时平均年龄只有52岁。当年,塞罕坝曾是全中国知识分子最集中的林场:创立之初就有127名大中专毕业生,但他们的子女由于缺少良好的教育,没有一人考上大学……

    但在和这些“林二代”“林三代”一次一次的交谈中,我们没有听到抱怨、听到不甘,他们只感叹时间太短、想再干几年。

    今年58岁的吴德林,再过一年多就要从塞罕坝退休了。他3岁跟着父亲来到塞罕坝,整整呆了55年,和林场建设同龄。他的父亲吴海走遍大半个中国后来到塞罕坝,是林场第一代副场长,可是吴德林大半辈子却连围场都没有走出过几次。他说:有句老话叫作“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可是他不敢乘凉,因为护林的责任不比植树轻,“万一不小心耷拉下眼皮出一次火情,就等于扎了父辈的心。”吴德林在北京上了4年班的孩子,也被劝回来当护林人。用他的话说,得看着儿子把自己的活接下去。

    在这次出发采访前,我们特意做了一个小调查:身在海外的读者,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了解多少,又想知道什么?我们发现,雾霾、沙尘暴仍然是不少人所担忧的,但有更多人看到,在改善环境这方面,中国的行动速度已经走在了很多国家的前面,中国正在变成一个生态“动力室”。

    我们在采访中,努力回应海外读者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关切点。我们感受到,没有看到塞罕坝,就不足以全面了解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努力。塞罕坝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范例,它的成绩是实实在在的。

    在过去55年中,塞罕坝实现了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

    首先是生态效益。去过塞罕坝、了解塞罕坝的人,都应该对它存有感恩之心,这是一道真正为京津冀挡风、阻沙、涵养水源的“大坝”。塞罕坝的绿和别处是不一样的,这里单位面积林木蓄积量是全国人工林平均水平的2.76倍,意味着净化空气和淡水的效率更高,塞罕坝不仅绿的面积越来越大,绿的质量也越来越高。

    其次是经济效益。“只有绿起来,才能富起来。”采访期间,我们每天要经过总场一条热闹的街道。短短几百米的小街聚集了数十家餐厅和酒店。我们了解到,这些店面很多是由林场员工家属开办的。他们在防火紧要期兼职当护林员、防火员,到了旅游旺季就是生意红火的小老板。塞罕坝的蓝天绿水每年吸引了50多万人次游客,带动了当地乃至沿线公路两边的农牧民致富。人们把过去对荒漠的无奈,变为对绿色的依赖,真正吃起了绿色饭,脱了贫,致了富。

    第三是社会效益。塞罕坝社会效益不能只算林场的小账,要走出塞罕坝,到承德、河北甚至全国算笔大账。如今,在塞罕坝苗木种植带动下,围场乃至承德成为中国北方重要的苗木集散地,塞罕坝成为承德最靓丽的生态旅游品牌,塞罕坝经验已经在全国推广。

    在塞罕坝系列文字和图片稿件发出后,我们的读者这么留言:“这原来真的是荒漠?真是奇迹。”“这片草原在中国的北方?我以为只有非洲大草原才有这么一大片绿!”

    可以想见,在极寒、干旱、高海拔的艰苦恶劣条件下,塞罕坝能够建成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奇迹岭”,那其他地方完全能走一条可复制的生态文明之路。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和经验,也正在为全世界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借鉴。

    “一勤天下无难事。”对塞罕坝人如此,对塞罕坝的采访者、记录者更是如此。新闻媒体从业者,同样是新时期塞罕坝精神的继承人,我们要站在历史和全局的高度把握和传承新时期塞罕坝精神的内涵,把塞罕坝生态文明建设范例全面、立体宣传好,提升报道水平,做历史的记录者,做有温度的观察者,做有观点的报道者,把老典型讲出新故事、好故事。(中新社记者魏晞)

    点击进入专题

    责任编辑:张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