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手机版

读报
  • 分享
  • 平泉隶属的历史沿革

    来源:平泉报 2017-05-24 15:20:19
    语音播报

    平泉隶属的历史沿革

    王恩山

    平泉虽在清代方为厅、州行政治所,但远在五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繁衍生息。

    殷商时平泉为土方属地,西周时期,鬼方部落在此活动,春秋为山戎、东胡领地。

    战国燕昭王十二年(公元前300年),燕大败东胡,北筑长城后,为燕国右北平郡(治所在今内蒙古宁城县之黑城)领地。秦时亦属右北平郡地。

    西汉仍属右北平郡。汉高祖十二年(前195 年)郡下置县,今县境北为字县,南属土垠县。

    东汉建武时期(25—57),右北平郡治迁于土垠(今唐山市银城铺)。辽西乌桓内属,居塞内边缘诸郡,此后为乌桓活动区。曹操北征乌桓,傍海道泥泞难行,即采用蓟州地主田畴的建议,从无终道偷袭乌桓塌顿,最终统一北方,就曾经过平泉。桓帝时(147—l67)为鲜卑东部大人宇文氏属地。直至东晋建元二年(344 年)鲜卑氏慕容皝灭宇文部归属前燕。

    东晋太和五年(370)前秦灭前燕,今平泉县境为前秦幽州属地。

    东晋太元九年(384)慕容垂复国,史称后燕。今县境属后燕平州领地,不久平州改称营州,领属未变。

    东晋义熙五年(409)后燕亡,东部鲜卑宇文部分支库莫奚进入平泉境内。

    南北朝时分属北魏营州冀阳郡平刚县,建德郡阳武县和库莫奚地。北齐为营州冀阳郡、建德郡地。隋朝为辽西郡和库莫奚地。

    唐贞观三年(629),奚部开始同唐王朝交往,17 年中计朝贡4 次。贞观二十二年(648)十一月,奚部首领可度者率部附唐,被封为饶乐都督、楼烦县公,赐姓李,在奚地设饶乐府,今境属之。

    唐开元二十一年(733),全国分为十五个道,现境隶属河北道。

    唐天祐四年(907),朱全忠废唐哀帝,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是年,契丹迭剌部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邻近各部,称帝,奚部领地纳入契丹版图,今境为契丹领地。

    辽统和二十五年(1007)正月,辽建中京(今赤峰市宁城县之大名城)。今县城属中京大定府泽州神山县。1004 年宋辽“澶渊之盟”后相安的120 多年时间里交往聘使不断,累计达1600 多人次,这些人中有王安石、欧阳修、包拯、沈括、苏辙、苏颂、王曾、刘敞等。从南京(今北京)至中京及上京的两条驿道,松亭路(从宽城进入平泉),古北路(从承德县进入平泉)在县城交汇后向北出县而至中京(今内蒙古宁城县之大名城)。

    金初县城为中京道大定府。贞元元年(1153)海陵王完颜亮迁都燕京,改为中京道北京路,今境属北京路大定府神山县。

    蒙元时期,今县境初属元十一个行省之一的辽阳行省的北京路。至元七年(1270)改北京路为大宁路,至元二十五年(1288)改大宁路为武平路,隶辽阳行中书省。至元二十九年(1292)复改武平路为大宁路,隶山北辽东道,县城为神山县地。

    明洪武十三年(1380)改大宁路为大宁府,后废。洪武二十年(1387 年)九月置大宁都司,不久改为北平行都指挥使司,治所仍设于大宁,辖十卫,今县城地属会州卫。

    永乐元年(1403)三月,北平行都指挥使司复改为大宁都指挥使司,治所由大宁迁保定。将原宁王封地,赐给蒙古兀良哈三卫,今县城地为朵颜卫游牧地。嘉靖初,喀喇沁部东移,逐步控制了朵颜卫地,明末朵颜卫亦改称喀喇沁,今县城地为喀喇沁部牧地。

    崇祯二年(1629),喀喇沁部苏布地率部归附后金。崇祯七年(1634),皇太极划定蒙古诸部牧地,喀喇沁部牧地固定。崇祯八年、后金天聪九年(1635年)分喀喇沁部为左右两旗,隶卓所图盟,今县境属喀喇沁右翼旗地。

    雍正七年(1729)十月设八沟直隶厅,厅治所八沟(今平泉县城)。署理巴林左、右两翼旗地,翁牛特左、右两翼旗地和喀喇沁右翼、喀喇沁中旗内汉民事务。由此开始了平泉县城270 多年作为厅、州、县治所的历史。

    清时的八沟厅辖区广大,民谚有“八沟厅管得宽”之说。东西相距270公里,南北相距405 公里,北至巴林左旗最北端595 公里。厅治八沟(今平泉),东至喀喇沁左翼界40 公里,东北至土默特右翼界150 公里,西至热河厅界32.5公里,西北至围场界270公里,南至永平府迁安县界65 公里,北至翁牛特左翼及巴林旗界370公里。

    乾隆四十三年(1778),降八沟直隶厅为平泉州。州境东西相距270 公里,南北相距245 公里。州治平泉,东到列山梁接喀喇沁左旗属地建昌县境40 公里,再东至檐根沟接朝阳县界150 公里,西至杨树沟梁接承德府境32.5 公里,西北至茅沟七家接承德府地120 公里,南至冰窖接永平府迁安县境65 公里,北至栗子沟梁接赤峰县境180 公里,西北至喀喇沁右翼旗驻地225 公里。

    光绪二十九年(1903),划去州境东北部十个乡境域,同建昌县划出地域,置建平县。

    民国初,县境沿袭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后平泉州境。

    中华民国二年(1913),改平泉州为平泉县,隶属直隶省渤海道。1914 年7月平泉县隶热河道。之后随着抗日战争的兴起、解放战争的胜利,三十多年间,平泉县或分或合,或并入邻县,但平泉作为县城的地位基本未变。值得一提的是1948 年5 月,曾建平泉市,次年1 月撤销。

    责任编辑:吴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