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太行风 | 《小兵张嘎》:抗日英雄出少年

河北新闻网 2023-08-25 06:22:49
语音播报
  • 分享
  • 太行风 | 《小兵张嘎》:抗日英雄出少年

    国,不可无英雄。

    英雄的火种,播撒在红色的土地上,尤其要撒向孩子们的心中。红色经典,既是播种机,又是空气、土壤和阳光。

    小时候物质匮乏,文学读物更是可遇不可求。幸好,那时村里偶尔会放露天电影,就在那个懵懵懂懂的年纪,我看到了电影《小兵张嘎》。

    那是个初夏的晚上,夜空中繁星点点,银幕上的影像十分清晰。老式放映机胶片盘转动发出的“吱吱吱”声中,我和小伙伴们身心溢满了幸福感。嘎子哥陪着我们度过了一个快乐而又惊心动魄的夜晚:打鬼子、锄汉奸、堵烟囱、卖西瓜……这些情节,像用小刀刻画在我的心壁上,从此永远无法磨灭。

    多年以后我才逐渐懂得,这种非同寻常的、长久的影响力,源自这部电影的文学母体——河北作家徐光耀的红色经典小说《小兵张嘎》。

    小说《小兵张嘎》封面。

    把“英雄梦”种进心田

    仰望过高山,便不甘作一抔黄土;见识过江河,便有了溪流奔腾的心声。电影《小兵张嘎》和作家徐光耀,把一个拥有阳光色彩和温度的梦,种进了一代代少年的心田。

    徐光耀是河北雄县人,出生于1925年。1938年7月,13岁的徐光耀参加了八路军,他经历过许多战斗,从“红小鬼”成长为坚强的革命战士,由于表现优秀,很快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来,徐光耀结合部队里那些机智、勇敢而又顽皮、倔强的小八路故事创作了小说《小兵张嘎》。

    1963年底,根据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小兵张嘎》摄制完成并在全国公映,一上映就引起了轰动,之后久映不衰,好评如潮。电影对《小兵张嘎》的再创作,又把这部作品的影响推向了高潮,使更多人认识了嘎子,这部电影也成为陪伴几代人成长的红色经典影片。

    记得电影《小兵张嘎》在村里放映后的第二天,村里的孩子都变成了“小嘎子”。我虽然在淘气这方面比不过伙伴们,但脑海中嘎子的形象太过清晰,那张稚气又坚毅的脸庞总是进入我的梦里。我梦见自己和嘎子一起投奔了八路军;我梦见老钟叔给我俩每人发了一把沉甸甸的小手枪;我梦见自己将黄澄澄的子弹压入枪膛,跟着嘎子去打鬼子……终于,十九岁那年的冬天,我怀揣着这个在心底埋藏了多年的“嘎子梦”入伍了。

    后来我才渐渐明白,其实每个孩子的内心,都渴望成为英雄。对少年的我来说,《小兵张嘎》里的山那么高,田野那么美,甜甜的井水和温暖的土炕,还有嘎子和他的伙伴,一切也都是真真切切的。

    在嘎子的督促中,我带着与他一样的理想,咬着牙一路向前奔跑。这一跑,就在军营里跑过了十六年!连部宿舍西头有间小小的图书阅览室,有报纸、杂志和很多文学书籍,我在一篇文章中终于又遇到了“小兵张嘎”。那篇文章不是嘎子的故事,而是讲这部中篇小说的作者、作家徐光耀的成长历程。

    那时候我才知道徐光耀十三岁便参加了八路军,令我这个“新兵”敬佩不已。更拨动我心弦的是,在战火纷飞的艰难岁月,没上过几天学的徐光耀,竟然抱着一本老式四角号码字典,开始了文学创作之路。他屡次投稿,屡次石沉大海,却依旧痴心不悔、执着前行,终于发表了一篇又一篇振奋人心、质量上乘的文学作品……

    这正如他在自述中写到的:“我走上文学之路,是由于生活的刺激,加上对敌人的仇恨、对人民斗争精神的热爱。”

    电影《小兵张嘎》剧照。

    逆境中诞生的小英雄

    创作《小兵张嘎》时,徐光耀正处于人生的低谷。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徐光耀多次参加战斗,但他在艰难的战争岁月里,始终守护着自己的文学梦。徐光耀曾到华北联大文学系插班学习,在这里他遇到了许多文坛名家,并在他们的影响和教导下,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军旅作家。他创作的长篇小说《平原烈火》,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反映抗日战争生活的长篇小说,也是人民文学出版社成立后出版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一经出版就引起了强烈反响。

    1958年初,徐光耀开始动笔创作《小兵张嘎》,仅用一个多月的时间便完成了小说和剧本的写作。但在当时的情况下,他没有地方发表作品,只能将书稿暂时收藏起来。

    千钧重负,压不垮坚硬的磐石。

    1961年秋天,《河北文学》的编辑张庆田到保定组稿,在保定市文联遇到徐光耀,便向他约稿。徐光耀于是把小说《小兵张嘎》交给了张庆田,很快就发表在《河北文学》(1961年11月、12月合刊)上。小说一经发表就引发了强烈反响,广受好评。徐光耀没有想到“嘎子”活了起来,成为几代人心中不可磨灭的红色经典。

    《小兵张嘎》就这样在逆境中诞生了。多年以后,我心底那根文学的琴弦被它轻轻地拨动,发出铿锵声响。

    1962年,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了《小兵张嘎》单行本。《北京晚报》也对这部小说进行了连载。除了小说,《小兵张嘎》的电影文学剧本也发表在《电影创作》(1962年第6期),后由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了单行本。此外,1963年12月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小兵张嘎》连环画,让“张嘎子”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电影《小兵张嘎》引导我投身绿色军营。作家徐光耀和小说《小兵张嘎》从暗夜航行到望见灯塔的文学旅程,让我看见一股力量、一个方向——我要像这位前辈那样,以文学为武器,拿起纸和笔,用文字去记录火热的军营生活。

    尽管当时我的文字是稚嫩和笨拙的,但这些稚嫩而笨拙的文字,却像一团团火焰,将我军旅生活的每一天都烘烤得温暖、热烈。少时相遇的那张稚气而坚毅的脸,和创造“他”的那位勇气非凡的作家,时时刻刻鼓舞着我一次次面对投稿后的泥牛入海、焦灼企盼,直到有一天,我收到了《解放军文艺》编辑部的回信。

    电影《小兵张嘎》剧照。

    身边的“张嘎子”

    2010年,我脱下军装,离开了军营,在恋恋不舍中,融入了保定这座古城。在保定,我去过华北明珠白洋淀,走进过白洋淀的嘎子村。那时我还不知道《小兵张嘎》的作者徐光耀竟然离自己这么近,那时我也不知道,自己居然在文学的道路上会一路走到今天。

    当地老乡告诉我,“嘎子”确有其人,真名叫燕秀峰,1924年出生在白洋淀,五岁时,他的父母相继离世,靠着乡亲们的接济,慢慢长大。燕秀峰十三岁时,日寇侵占了白洋淀,从小无拘无束奔跑着长大的他,胆子大、人机灵,总能想出办法捉弄鬼子兵。游击队发现了燕秀峰的本领,让他当了一名小通讯员。后来,他成长为一名八路军战士,成为白洋淀地区赫赫有名的英雄人物。

    但这位“嘎子”,并不完全就是徐光耀笔下的“小兵张嘎”。

    对于文学作品中人物原型的探究,一旦深入其中,我们常常会被出乎意料的惊喜震撼。徐光耀和燕秀峰一样,故乡都在白洋淀地区,同是十三岁参加了八路军。只不过,在抗日烽火中,徐光耀最后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革命文艺战士。他笔下的“嘎子”,有自己的影子,却不单单是他自己,而是无数小小年纪参加革命、性情很嘎很顽皮、遇事总能想出妙主意、对敌人极为痛恨的爱国少年的集合体。

    《小兵张嘎》之所以那么吸引人,人物性格那么鲜活,人物塑造那么经典,正因为融合了众多少年英雄的特点——赤橙黄绿青蓝紫合为一体,当然迸射出的光芒更加夺目!

    “……我喜欢的性格就是嘎子的性格,于是我回想这辈子碰到的那些嘎子,想一条就在桌子上记一条,嘎人嘎事记了很长的单子,哪些是幼稚的,哪些是进步的,哪些是成熟的,把嘎子放在战争环境中进行排列调整,嘎子的形象在我脑子里活蹦乱跳,后来写成了《小兵张嘎》。”徐光耀曾如此回忆这部他自己最看重、最喜欢的作品。

    “小兵张嘎出自我内心,我写我自己理想的那种性格,嘎子是我理想中的孩子。”人们常说这个是“嘎子”原型,那个是“嘎子”原型,但徐光耀说,这当中没有一个是完全对应的原型。他创作这个人物,是因为他平常交朋友、体验生活时,都喜欢找调皮捣蛋的,因此积累了不少“嘎人嘎事”。“嘎子是我生活的储存。”《小兵张嘎》之父的这句概括,生动说明了什么是文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沛源泉。

    文学老兵始终“在场”

    白洋淀文华苑的嘎子村,忠实再现了小说以及电影《小兵张嘎》中的诸多场景。

    一进村,最引人注目的,当然是“嘎子”——一尊汉白玉的嘎子雕像,头上包着当年淀区百姓常用的白头巾,伫立于一盘石碾上,右臂高扬,似乎在向身边的小伙伴宣传抗日思想,又像是表达着自己的决心。

    似曾相识的场景,将我的思绪又带回小时候那个夏夜:银幕上,嘎子为躲避敌人搜查,把手枪藏到了树上的鸟窝里。其实,镜头一带而过,并未将他爬树的过程展现出来,但我分明看到了嘎子从树上下来后,冲我咧嘴一笑,那个嘎劲儿、心里的踏实劲儿,是那么真实。我再次意识到:原来,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将虚构的人物描写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产生跨越时空距离的精神影响力。

    对于这部抗战文学经典而言,被我们铭记的,并不仅仅是那些精彩的情节,还有故事背后蕴含的伟大抗战精神。牢记抗日战争中的民族苦难和民族奋起,并非为了仇恨,而是珍惜和平的体现。徐光耀将抗日战争对自己文学创作的影响,用“心灵上留下深深的烙印”来形容。作为战争的亲历者,那个弥漫着血与火的时代,成为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

    徐光耀始终扎根生活的厚土,用饱蘸深情的笔墨,记录抗日军民团结一心的鱼水之情和战士们视死如归的昂扬斗志。他说,在文学写作中,写作者不应该只顾惜个人内心,还需要关注时代和国家的命运,反映“大生活”。他巨笔如椽,对烽火历史给予文学记录,塑造出影响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英雄形象,让我们通过他的作品铭记革命历史、传承革命精神。

    今年春天,我曾走进保定学院,参观那里新建不久的保定作家群文学馆。在保定市文联也有一个保定作家群纪念馆,位于文联书画院的小四合院内。

    保定作家群,作为新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一个文学现象,值得人们关注:梁斌、孙犁、徐光耀等众多经过战火洗礼的作家,皆从保定走向全国,又走向世界。因此,保定学院建起的这个主题文学馆,面积不大,内涵却极丰富。

    就在这间保定作家群文学馆中,我在众多熟悉而璀璨的名字中,在那么多文学作品的创作手稿和各种版本中,再次发现了“小兵张嘎”。

    这是一本三十二开、1964年版的电影文学剧本。在近六十年的岁月长河中,它已被时光浸染上了沧桑,像一块灰黄的旧羊皮,也像一张饱经风霜的老面孔。

    但是,封面上“小兵张嘎”这四个字,却让“年近花甲”的书本,显得那么顽皮、倔强和可爱,似乎没有玻璃柜的遮挡,它就会自己一页页地舒展开来,将你我再次拉入那个精彩、迷人、跌宕起伏的世界,与“小兵张嘎”一起去杀鬼子、夺枪支,和小胖墩摔跤,跟着老钟叔卖瓜,一起去收拾胖翻译官……徐光耀笔下仿佛创造了一个时间停驻的魔术世界,他把爱国主义和英雄梦想播撒在无数孩子和读者的心里,让一段红色历史再也不惧岁月的冲刷。

    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后,我才知道,徐光耀先生不仅在保定市文联工作过,并且和我一样也做过文学编辑。这个发现令我非常温暖,仿佛命运有根无形的线,牵引着我找到砥砺前行的道路。

    时代巨变中,“小兵张嘎”带来的热血传奇,从未离开过我们的生活。这是一部散发着恒久艺术魅力的文艺经典,它似乎一直在等待最佳时机,带着一张淳朴、坚毅而不失幽默的面孔登场,为人们带来一个属于所有孩子的“小英雄的世界”。

    徐光耀十三岁参加革命。嘎子十三岁加入了抗日队伍。二十年后,徐光耀写出了《小兵张嘎》,把“嘎子”的故事传遍中国。是先生在书写过往的自己,还是“嘎子”在演绎曾经的先生?这个问题,读者自有答案。

    而比这个问题更重要的是,徐光耀用自己的文字,将英雄的火种播撒进千千万万华夏儿女的内心,燃起炙热的红色火焰。(尚未)

    (感谢中共河北省委党史研究室大力支持)

    责任编辑:赵荣昊

    下一篇: 理论视界 | 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对接
    视频直播
    回放丨“2023中国国际生态竞争力峰会”新闻发布会

    回放丨“七”待已久“夕”迎新生 剧透“产房那些事儿”

    回放丨“河北省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
    热门推荐
    换一批